发展中医药需找到中药成分真正的价值

行业新闻|2018-11-07 17:35:39
分享到:

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即将于11月7日在惠州罗浮山开幕。

据悉,此次大会共邀请了3位诺贝尔奖得主前来,包括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科学家Ada E.Yonath,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德国生物物理学家Erwin Neher,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Arieh Warshel。6日上午,率先到来的诺奖得主Erwin Neher(厄温·内尔)分享了他对中医药的看法。厄温·内尔表示,21世纪是一个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交融的阶段,发展中医药迫切需要找到中药成分真正的价值所在。

1991年,Erwin Neher和他的同事Bert Sakman(伯尔特·萨克曼)发现了细胞膜上单离子通道的存在并开创膜片钳技术,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研究阐明了心脏病、糖尿病、癫痫病等严重疾病的病因,在神经科学及细胞生物学界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屠呦呦获奖启发新研究方向

6日上午,厄温·内尔与夫人参观了罗浮山景区内的葛洪博物馆及百草油历史文化长廊。

在参观过程中,厄温·内尔对百草油的历史、生产及传承非常感兴趣,不时详细询问,“每年的产量有多少?”“原料获取难度大不大?”厄温·内尔表示,百草油适用性非常强,像这样的中药产品完全可以加大产量,走出国门,让西方国家民众也使用它。

在交流会上,Erwin Neher表达了对中药的赞赏,“从中草药中提取成分用于治疗疾病,这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据悉,2015年,86岁的屠呦呦因创造性地发现、提取了抗疟药物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由此,屠呦呦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关注,这也启发了厄温·内尔,他开始探索新的生物医学研究方向。2016年,厄温·内尔在澳门科技大学设立了生物物理与中医药研究室,致力于研究中药成分是通过何种方式发挥功效这一问题。

挑战在于把传统智慧和现代知识相结合

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厄温·内尔分享了他对现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看法,“我认为21世纪是一个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交融的阶段”,厄温·内尔指出,“中草药中有着许多有趣而复杂的成分,要发展中医药,我们迫切需要找出它们真正的应用价值所在,就我的研究领域而言,需要探索的就是中药成分在新的组合结构中对人体单离子通道的作用。”

这也是厄温·内尔将在此次中医科学大会的诺贝尔讲堂上分享的内容。厄温·内尔告诉记者,他将在演讲中以“作为药物靶点的离子通道”为主题,介绍自己基于多年研究总结的对人体的认知,以及他在离子技术上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已知人体细胞有200多个不同类型的离子通道,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会是中药活性成分的靶点,希望对中药的研究能让我们的科研在这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发展。”

在厄温·内尔看来,当代中医药发展的挑战在于把传统智慧和现代知识相结合,“基于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基础,我们现在能够解释人体内发生的很多事情,而中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介质,我认为中药的疗效是可以被科学证明的。”


那么,从现代生物医学的角度来看,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什么?厄温·内尔认为,西药习惯提取某一种有效成分,而中药往往有很多混合疗效,“这是两者很重要的区别所在。”